很多早期的水族書籍都會提到:養熱帶魚,始於孔雀魚而又終於孔雀魚。

不管認同或不認同,孔雀魚的普及程度確實是非常高的。
外購孔雀魚因為已經定型,適應新環境不容易,養活的因素,已經在 https://agassizii1975.pixnet.net/blog/post/349105054 這一篇提到,

這篇來談談孔雀魚最令人開心的--生產。

生產,對女性來說,是一大風險,對母孔雀來說,也是一樣。
接生,養的人開心,但更重要的是--讓母魚安心。安心才容易順產

母孔雀OS:我辛苦挺個大肚子30天生小魚,是要繁衍後代,不是要給自己進補,但是如果環境不能讓我安心,小魚會有危險,被別的魚吃,不如自己吃。
母孔雀再OS:一般人類愛用的小小透明隔離產盒,空間超小(牢房的概念),水質不流通,離燈很近超強光直射(是要審問犯人嗎?),外面有一堆公魚挑釁騷擾(雖然碰不到但超可怕的),還有人類會瞪大眼睛近近地看(超級可怕啊).....
人類啊,你自己來住看看,
這樣怎麼能安心生產呢?不崩潰就不錯了


市售產仔盒,不是不能用,但是母魚待太久,很容易體質崩壞,
老手很會看時間,所以沒關係,
新手不會抓時間,母魚待越久,越危險。

所以我的方式是:撈出來,空間大,安靜隔離生,母魚沒被打擾,沒壓力,通常不會吃。
我的經驗,這樣生完,母魚很累,不會去追小魚,大概有半天的安全期。
生完再把母魚撈到另一個獨立空間,休息1-2天,再回大缸。為30天後的下一胎做準備。

產房容器--小水族箱,水桶,甚至1000CC胖胖飲料杯都可以,重點是1條母魚+獨立空間+看不到外面
1條母魚+獨立空間...兩條母魚會變成「我生你吃」的局面
看不到外面...讓母魚安心

產房內裝--適當障礙物
水面漂幾根金魚藻、沒有的話1-2片黃金葛的葉子,甚至把半透明塑膠袋剪成條狀,都可以,
重點是水面有地方讓小魚躲,小魚剛出生會往下沉,但很快就會游到水面,孔雀小魚的最適應水域是水面。

 

IMG_20181116_195031
半透明塑膠袋

搜尋結果

 
IMG_20181116_195140
捲起來後,取1-1.5公分寬度剪開

IMG_20181116_195450_HHT
把塑膠袋拉開變成麵條狀,丟到水桶中,加入原缸水,就變成獨立產房。
註1.沒金魚藻,沒塑膠袋,可以剪1-2片黃金葛的葉子,有人擔心黃金葛會有毒,我的經驗是沒有影響,如果擔心就去找塑膠袋。
註2.原缸水如果不夠多,最少要有5公分以上,母魚放入後,再用除氯過的新水(水桶放1天以上的自來水即可)滴流加滿。
 
生完了.....水正常是半桶,但還來不及滴到半桶,就生完了

至於待產母魚如何挑選
1.看小魚眼睛......這是高手級的方式,且可遇不可求
2.從水面上方看魚肚外擴狀況(左右擴)......鎖定可能生產的母魚,睡前餵飽,看肚子左右有多大,隔天早上第一次餵食前,再看肚子左右有多大,如果2-3天都沒變瘦,就是快生了。
3.算時間......這胎結束後,正常下一胎28-30天會生,只要在24天撈出來進產房,就萬無一失。

至於產房要不要打氣換水餵食,因為只有一條母魚,安靜待產,不用打氣,不用換水,餵食也不用多,記得放 蘋果螺 幫忙吃殘餌

至於母魚生完後要不要換水,很多人會說胎水很毒.....

我的認知是--胎水沒有毒
是因為胎水都是蛋白質或身體的組織液,排到水中,魚蝦無法吃掉,所以水就臭掉。

跟飼料吃不完,死魚沒撈掉,導致水臭掉,是一樣的概念。

有的母魚天生胎水多,有的是因為母魚有生出未受精卵,生完水會變壞變臭,聞起來很腥,
我的作法是,如果生完,鼻子湊近產房,聞不到腥臭味,就不換水。有腥臭,立刻部分換水。跟一般的日常管理一樣。

 

 

 

 
 
 

 

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gassizi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